新前 锣鼓《九连环》

导航:黄岩区新前街道官网 > 首页 > 新前 锣鼓《九连环》

      1986年,有关方面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》(浙江卷台州分卷),共收入民族民间吹打乐曲60多首(部)。其中比较著名且有广泛影响的,是长期流传在黄岩新前一带的《九连环》。

      《九连环》是一部大型的民间吹打乐套曲。全曲由“头、身、尾”三部分组成,以引子为“头”,以九环为“身”,以尾声为“尾”。主体部分是中间的九环,其曲牌分别是:一环[双劝酒]、二环[上游子]、三环[闹五更]、四环[下游子]、五环[三五七]、六环[江义水]、七环[文披]、八环[武披]、九环[红绣鞋]。其中[江义水]又名[江儿扎],可能是传统曲牌[江儿水]的别名,也可能是当时记录者的笔误。九环之中,三环、四环、五环和六环,曲体相对较长,旋律动机比较丰富,前面的一、二两环和后面的七、八、九三环,曲体相对短小,旋律动机比较简单。除二环节奏比较自由,旋律加花装饰较多以外,其他各环多为比较规整的进行曲节奏,旋律也比较简洁朴素。由于全曲的主体部分由九首传统曲牌联缀而成,故称《九连环》。在现存的台州民间吹打乐曲中,象《九连环》这样体例比较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大型民间吹打乐套曲,是少有的。

      《九连环》的乐队编配短小精干而又丰富多样。演奏乐器为两支唢呐、一支笛子,一把二胡、一把中胡,一把扬琴、一把琵琶、一把三弦,以及鼓、大锣、小锣、大钹、小钹等。其中吹管乐与打击乐,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演奏乐器。乐队以鼓板手为指挥,以高亢嘹亮的唢呐和清脆明丽的笛子为主奏,以委婉绵长的丝弦和节奏分明的弹拨乐器为协奏来表现主旋律,同时,鼓、锣、钹等打击乐器围绕主旋律的呈现而艺术地进行烘托击打。在注重吹管乐、丝弦乐、弹拨乐、打击乐并用的同时,突出了吹奏乐与打击乐的有机组合和齐奏共鸣,体现了民族传统吹打乐管弦并用、吹打兼备的艺术特点。演奏过程中,唢呐、笛子等管乐与锣鼓等打击乐时吹时打,吹打结合;又吹又拉,吹拉交响;亦弹亦拨,丝弦和鸣;时合时分,错落有致。既变化有序,又浑然一体。既有速度快慢的变化,又有节奏强弱的对比。表现了坚定沉稳、自信豪迈、慷慨激越、粗犷豪放的艺术情绪,营造了热烈欢快、喜气洋洋、刚毅雄健、威武闹猛的艺术氛围。

     《九连环》的音乐主题形散而神聚。主体部分虽然有各自独立的九个环,但环环相接,浑然一体,既有鲜明的艺术个性,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,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。全曲以自由的引子起始,速度由慢转快,很快进入主体部分。然后,音乐主题从一环到九环依次呈现,逐一展示,层层推进,高潮迭起。最后在铿锵有力的尾声中结束。主奏唢呐先以筒音作1(do)启奏,各环之中或筒音为5(so),或筒音为1(do)变化演奏,尾声又以筒音作1(do)终止,既有内在变化,又有前后照应。筒音的变化不仅带来了旋律音高的移位,而且带来了曲调音色的变化,使得音乐效果跌宕起伏,多姿多彩。

      《九连环》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乐曲之一。相传为明朝戚继光率军东征抗倭平寇以后,沿海各地人民在为欢迎前方将士凯旋归来而举行的迎神赛会活动中,所演奏的一部吹打乐曲。但具体的产生年代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了。由于它的曲调热烈欢快、坚定自信、威武雄壮、慷慨豪迈,尤其能够营造和渲染热闹欢腾、喜气洋洋的艺术氛围,因而千百年来常被运用于各种民族民间传统节会活动之中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同时,《九连环》还最先被地方戏曲——台州乱弹所完整吸收和广泛运用,并成为台州乱弹核心音乐元素——乱弹腔的一个重要曲牌。近来,有专家研究认为,这部吹打乐发源于台州黄岩,后流行于全国,清代以后还曾传入日本,因此,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。

      《九连环》是一个标名性的乐曲标题。给乐曲取这样的名,其实与音乐所表现的实际内容并无直接联系,而只是为了与其他作品相区别。在台州的玉环、椒江等地,还有一些与《九连环》同名的民间吹打乐曲,黄岩还有用二胡演奏的同名丝弦乐曲,但都名同而实异,完全不是同一个作品。

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前街道版权所有 台州黄岩瑞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中国企业形象公信系统